新郑市创新实践远程异地评标模式 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2-27 11:44:25
阅读次数:
2月26日,一场跨越1600公里的“云端评标”在河南新郑与吉林通化同步完成,标志着新郑市第1220个跨域评标合作项目——“新郑市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中心有线电视高清化改造项目”圆满落地。这不仅是该市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实践,更是落实国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的生动注脚。
“我市是率先在全省全项目常态化推行跨域评标合作的县级市,不分项目大小、不分项目类别,所有招投标项目均与外地联合进行线上评标。”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关同志介绍。
远程评标是国家政策导向,也是当前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大势所趋。作为常态化推行跨域评标合作的先行者,新郑市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和资源共享“三驾马车”并驱,积极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等经济发达城市,以及沿海城市乃至边疆地区构建数字化评标生态圈,着力破解专家资源分布不均、评标“熟面孔”、专家“小圈子”等难题。
在跨域评标推行之初,新郑市政府就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新郑市跨省域远程异地评标管理暂行办法》,为推行跨域评标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在三年多来的探索实践中,新郑市不断优化调整评标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完成了嵌入AI智能辅助评审、评标专家“盲抽+自动核验”、健全评标专家廉洁提醒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用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了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样板。
据统计,新郑市自推行跨域评标合作以来,已累计完成跨域评标合作项目1220宗,交易金额突破533亿元,合作“朋友圈”已覆盖全国26个省级行政区232个城市,合作城市之多、合作范围之广名列全国前茅。该项工作被省委办公厅2025年第24期《工作交流》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分享。
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落实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和新郑市委‘1136’工作布局,坚持‘干’字为先、‘严’字当头、‘实’字为要、‘廉’字为本,推进管理精细化、服务标准化、监管智慧化、交易市场化‘四化同进’,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新郑实践’,为我市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